为了培养语音康复专业骨干力量,首都医科医院于年9月5日~8日在贵州省安顺市举办“言语障碍评估及康复治疗学习班”。该学习班集中了国内外权威专家,理论基础和临床实战相结合,通过多媒体现场示教,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言语障碍的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这个培训班汇集了口腔医生、语音治疗师、口腔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各路致力于语音康复治疗的有志之士。
那么,我国的语音治疗目前处于什么水平?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何?《今日口腔》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创建人——陈仁吉教授。
采访:《今日口腔》王蕤
Q1:陈教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目前腭裂语音治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办这个学习班的背景是怎样的?
陈仁吉教授:
我国唇腭裂的发生率发病率是1.8‰,也就是说大约每隔20分钟就有一个唇腭裂患儿出生。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唇腭裂患儿的数量应该还会增加。腭裂手术后约有20%~30%需要进一步语音训练和治疗,否则治疗效果将受到较大影响,患者也会因此而难以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去,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他的人生都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影响。
目前唇腭裂治疗多采用序列治疗,即不同学科、不同专家在不同时间解决相应的问题,而腭裂语音治疗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目前很多口腔医疗机构并未开展语音治疗。由于经济条件受限、信息流通不畅、医院医疗水平待提高等问题,很多腭裂患者常常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难以恢复正常语音功能。所以语音治疗知识的普及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我国从事腭裂语音治疗的有临床医师、康复治疗师,还有一些护士。在我国,康复医学中包含语音治疗,但没有专门针对腭裂语音治疗的知识课程。我希望通过这个培训班,及以后更进一步的规范化培训,能培养一些专职从事腭裂语音治疗,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语音治疗专业人员。
Q2:作为本次培训班的课程设计人,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邀请演讲人和设置课程?
陈仁吉教授:
培训班将从构音音韵评估与治疗、儿童言语障碍治疗、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康复策略、跨语言研究对儿童语音发展与障碍的启示、正常语音知识、腭裂语音训练原则、腭裂患儿语言与语音发育、不同腭裂类型术后语音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讨论。结合大量临床病例进行基础理论授课,并设置语音治疗方法临床示教课程。
我们这次除了邀请内地知名唇腭裂专家及语音治疗专家以外,还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和中国澳门的专家,希望大家了解一下国外这方面的现状和进展,以及他们新的观念,这样对我们语音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
通过这个语音康复训练培训班,学员们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腭裂语音训练的相关知识,医院以后能够比较容易地开展工作,为今后语音障碍治疗的普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Q3: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语音治疗中心,它的建立和发展有医院借鉴的地方?
陈仁吉教授:
我个人从年读研究生开始,就一直从事腭裂语音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年,我在首都医科医院成立了唇腭裂治疗中心,当时主要是采购设备、添置器材,随着中心发展和正规化的需要,引进了两名具有康复医师资格证的医师,作为专职的语音治疗师来开展工作。所以在全国腭裂语音治疗的领域,这是一个相对规范化、更加符合国家规定的语音治疗中心。
从开展至今,我们已经治疗了上千例的语音障碍患者,这其中不乏一些非腭裂的语音障碍患者,腭裂性和非腭裂性语音障碍患者的比例约为1:1。
目前所治疗的患者满意度较高,效果显著,因此患者也在不断地增加。
Q4:您目前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能否请您讲讲对我国未来腭裂语音治疗发展的期望和设想?
陈仁吉教授:
在我国,腭裂语音治疗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规范化的术语,所以这方面的就是我们以后工作的重点,我想作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应该充分发挥这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在我们腭裂语音治疗和语音理论方面的多做些工作,使我们语音治疗工作更加规范化。
感受培训班现场另外,这是首都医科医院第四次举办全国性的语音康复治疗培训班。之前的相关报道请戳→我们来了,语音治疗的春天还会远吗?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CMT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