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给医美正名不只锦上添花,也能

hpv专家刘军连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2/9395961.html

世界上第一例基于现代医学理论的整形外科手术,是在战壕中诞生的。

年,27岁的英国皇家海军重炮手沃尔特·耶欧在激烈的战斗中,被炸得血肉模糊,全身多处受伤,脸也被烧得面目全非,上下眼皮粘连在一起。面部损毁的皮肤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次年,肯特郡西德卡普市的著名医生哈罗德·吉利斯从沃尔特肩膀上取下一块皮肤,移植到脸上。从此,沃尔特有了一张新脸,整形外科手术也正式起源,成为治愈士兵们心灵创伤的“奇药”。

战争结束后,整形外科成为外科中的一个分支,并在后来发展壮大。与战争时期不同之处在于,接受整形外科的病人,不仅仅是为了畸形或者创伤而整形,更多的是为了审美而动刀。

然而,随着近年来黑医美和过度医美现象的出现,对医美的误解也越来越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整形外科与美容画等号,忘记了其实像唇腭裂、多指等先天性缺陷、后天意外事故导致的外伤都是整形外科的治疗范畴,医美整形在人们的印象里全然成为了爱美人士求美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坑”。

尽管如此,仍然有这样一批医生,他们坚持在创新医美技术的最前沿。在他们的手里,医美整形能做到的,并不仅仅是求美者口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很多身体天生有缺陷或后天形成缺陷人士所需要的“雪中送炭”。

1月8日,第七届新氧亚太医美行业颁奖盛典在三亚举办,与此同时第三届“中国医美飞翔奖·年度技术突破奖”也正式揭晓。在这场汇集了百余位专注于医美技术创新医生的大赛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三位历届飞翔奖的获奖者,并试图从他们的话语中,还原一项创新的医美技术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做到让“医美归医”的。

用脂肪重建乳房

第三届飞翔奖的一等奖得主叫廖云君,是医院整形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同样也是一位专注于研究脂肪的女医生。她的获奖项目是“大体积优选脂肪成分填充乳房重建”。

饱满挺拔的乳房就像是天使的翅膀,是女性魅力和自信的源泉。然而,随着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接受乳腺癌切除手术。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万例,超过了肺癌的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中国整体人群中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例,居全球新发病例数的第一位。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乳腺癌切除手术后,乳房的缺损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焦虑、失眠、不自信甚至有羞耻感,严重的不敢参与正常的社交。她们不敢站在镜子前,因为每一次看到缺失的乳房,都会想起那场梦魇。

“乳房重建,是让女性重拾生活自信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失败,就会给女性带来二次打击。”廖云君发现,目前重建的方法主要有皮瓣移植、假体植入以及自体脂肪移植。皮瓣移植是最为传统的手术方法,但其手术风险高、供区永久遗留明显瘢痕;假体移植仅适用于乳房仍保存有相当厚度软组织覆盖的情况,否则会出现极不和谐的外观,甚至畸形。

有没有风险小、效果好的乳房重建技术?在查阅大量的文献后,廖云君团队发现,早在年,国外就已经有医生尝试利用脂肪进行乳房填充,且在临床上也可以获得很稳定的结果。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ASPS)年发布的最新的脂肪移植指南,明确指出:脂肪移植不会增加乳腺癌复发的风险。该指南中甚至将乳癌术后的脂肪移植重建表述为:可使乳癌术后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欣喜地体验到乳房美学的改善,并提到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自体脂肪移植以其手术风险小,无排异反应,没有供区瘢痕,术后乳房形态自然等诸多优点,逐渐被广泛接受。”廖云君提到,但脂肪移植技术的操作最初并没有标准化,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并发症。

什么样的脂肪是好的?什么样的脂肪是不适合做大体积填充的?我们应该脂肪处理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它成为能够再生的好脂肪?

带着这些问题,廖云君和团队开始了新的研究。“我们发现,越高密度的脂肪越好,越低密度的脂肪的再生能力越差。于是我们把低密度的脂肪进行一系列的物理性处理,浓缩到原有体积的30%,成为最接近高密度脂肪的优质脂肪。”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投入临床6年。相关数据显示,这种优化后的脂肪组织保留率明显升高,达到了47%,且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了5%,远低于普通的脂肪25%的并发症发生率。

6年时间里,廖云君团队积累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经常会有患者给我发来乳房的照片。”每每看到患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aonangzhong8.com/clyy/112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