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的宝宝会说一些单个的字词,听懂简单的命令。1岁到1岁半的宝宝能说出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如电视、床、毛巾等。1岁半到2岁的宝宝能说2个或3个词组成的句子,比如“妈妈抱”、“喝牛奶”。
2岁的宝宝不仅能明白爸爸妈妈讲话的大部分内容,还能表达50个以上的词汇,讲5~8个字的句子。事实上,4周岁前,宝宝语言发育根据个体差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的宝宝说话晚是正常的,可有的就属于发育异常了,与“贵人语迟”没关系。
那么宝宝说话晚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正常说话晚的宝宝,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受后天语言环境影响。先天原因,表现在宝宝个性内向,不喜说话,或者有说话晚的家族史;后天语言环境,表现在家人少言寡语,对宝宝的语言刺激不够,家庭中多种语言并存,或者家人在宝宝发出需求信号前,已经满足其需求。这些都会导致宝宝说话晚。
对于正常说话晚的宝宝,父母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平时家人和宝宝多沟通交流,教宝宝说话,宝宝自然会学会说话。发育异常导致的说话晚,就该引起父母的注意了。通常来讲,宝宝语言发育异常的原因也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因素。
其中,先天因素为:
1.先天性听力障碍导致宝宝无法接受语言刺激;
2.舌系带过短或粘连、腭裂使宝宝存在构音障碍,难以表达;
3.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造成语言发育障碍。
后天因素为:
1.自闭症、多动症。宝宝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指令并做出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宝宝如果出生时有窒息史,或曾经患有颅脑损伤、脑部肿瘤或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也会智力低下,从而语言发育受到影响。
宝爸宝妈该如何应对宝宝说话晚呢?
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宝宝。当宝宝出现了下列现象,父母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以免错过宝宝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
1.对声音没有反应、舌系带过短、粘连、唇裂、腭裂。
2.对父母的指令充耳不闻,没有肢体或表情、眼神的互动,语言无意义或难以理解;
3.除了说话晚,还伴有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行为异常等。
如果上述都没有问题,那么宝爸宝妈就不需太过担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刺激宝宝说话。
1.避免家中语言环境复杂,尽量使用同一种语言和宝宝交流;
2.避免“热心帮忙”,让宝宝表达诉求,引导宝宝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3.避免过多使用“儿话”,要用正常的交流方式与宝宝进行语言沟通。
如果你有儿科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扫描下方维码,山西国萃中医专家为免费你解答。
山西国萃堂汇聚京晋等多地名医,有强大的专家医疗团队,知名中医专家荟萃,设有国医大师、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院士工作室”。
山西国萃堂以患者为中心,舒适的就医环境,规范合理的收费体系,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疑难杂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山西国萃堂治已病,更治未病,开设有:特需门诊、妇儿科、男科、中医内科、脾胃科、消化科、皮肤科、疼痛科、推拿科、针灸科、视力康复科等科室,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山西国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