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水体,上海双年展迎来最强音丨揭秘

在为期9个月的“渐强演奏”中,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迎来了最强音。4月17日,本届上海双年展第三阶段“一个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StationofArt,以下简称“PSA”)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至7月25日。此次展览由来自6大洲18个国家的64位/组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总计76件/组,其中33件/组是新委任作品,这也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新委任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

本届上海双年展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与上海城市历史、网络平台、国际机构链接最为广泛的一次,挑战固有的双年展形式,冲破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隔阂。年11月,它以为期5天的第一阶段——“湿运行”拉开序幕,并在后续的5个月内生成第二阶段——“生态联盟”。借此契机,策展人、艺术家与思想者得以逐步发展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并与这座城市、市民、网络、组织与机构互联协作。

第13届上海双年展第三阶段“一个展览”海报。

关于“水体”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谈及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水体”表示:“从生物体到其他生物体、气候、生态系统和技术,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密不可分地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当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从加速的气候危机到当前的全球性疫情,‘水体’要求我们审视这个生命集合体。参展艺术家和艺术小组呈现的艺术作品,探索了以关怀为基础的方法,探讨了我们在相互依存的扩展生态系统中的纠葛。”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外景图。

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水体”也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双年展从PSA发散至整个城市。PSA前身是南市发电厂,为黄浦江工业化提供了动力。在此次展览中,就有好几件展示上海历史与地理相关的作品。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沙船模型”陈列于PSA展馆的二楼。“沙船”被称为中国“四大古船”之一,不易搁浅,适合在近海浅滩航行,因此成为上海早年最重要的航运工具。上海沙船业的兴衰见证了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年,由沙船、白玉兰、螺旋桨所组成的图案成为了上海市市标。

“沙船模型”亮相此次展览。

此次上海双年展委任创作的一件作品《两栖动物》通过地勘钻取岩心捕捉记录了长江沿岸地区的地质运动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岩层差异。这件作品是由生活工作于纽约和阿姆斯特丹的卡洛斯·伊利哈尔瓦创作的。

作品《两栖动物》现场图。

“水”的意象

漫步展厅,“水”的意象不断涌现。一楼展厅,一艘印有“水系博物馆”字样的摆渡船被悬吊在半空中。这是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共同创作的作品《水系博物馆》的一部分。曹明浩和陈建军从年开启了“水系计划”,该项目以都江堰工程的历史及其下游水系现况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联结了不同身份与学科背景的参与者,包括环保公益组织、人类学家、规划设计师、村民等,以此来共同面对由水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生态和社会问题。那艘印有“水系博物馆”的摆渡船就是在这期间,两位艺术家与多位造船师傅对一条闲置的摆渡船做了重新设计。

一艘印有“水系博物馆”字样的摆渡船被悬吊在半空中。

生活工作于纽约的艺术家琼·乔纳斯这次带来的是本届上海双年展委任创作的作品《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包括74张水彩画、一段5分18秒的影像等。在这件作品中,琼·乔纳斯通过绘画、视频、装置、文字与其他媒介的多层次组合,延续了她对洋底河流系统的持续兴趣与调研。乔纳斯根据利兹大学沉积岩学者杰夫·皮尔卡教授对海底河流系统所开展的广泛研究,收集了印度洋深海扇、蒙特利海底峡谷、博斯普鲁斯海峡和乌姆纳克河道等处的水下声纳测绘结果,并将目光投向海底峡谷中繁衍生息的海洋生物,包括血腹栉水母、鱿鱼、狼牙鲷、珊瑚、海葵、海蛇尾、海参、海胆、章鱼等。这70余幅水彩画就像引领观者潜入这片曾经无人知晓的海域。那段5分18秒的影像则是乔纳斯在疫情前后在海岸和海边森林中录制的片段合集。文字节选自伊黛尔·阿德楠的诗作《海与雾》,诗中有云:“那么思考始于何时?是否关乎海洋深不可测的中心性?”

《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现场图。

这次双年展还有一个特别的系列作品,来自年去世的艺术家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上世纪90年代初期,森图里翁开始在巨大且廉价的合成纤维毛毯上绘制奇异的生物,这种毛毯原本是用来日常打包,或被无家可归者用来搭建避难所。艺术家在作品中描绘了许多种生物,其中一些与他在亚热带地区生活的背景直接相关,还有一些是艺术家想象中的奇幻动物。在罹患绝症后,森图里翁的创作更加小型且私密。他延续了巴拉圭瓜拉尼的编织传统,以刺绣的形式表现动物和神话中的生物。同时,他的作品也会出现手写文字,常常和自己糟糕的健康状况有关。

艺术家费利西亚诺·森图里翁绘制在毛毯上的作品。

“水”的记忆

在此次展览开幕前一天上午,艺术家戴陈连在他的作品《桂花寻去月轮移》“母亲三部曲”系列的展示现场,做了一个现场表演。他和他的母亲以及数位不同年龄层的女性,以“发声练习”、“民族唱法练习”、“和声配音练习”、“美声唱法练习”一同完成了这段现场表演。在“桂花寻去月轮移”系列作品中,艺术家融入了个人记忆,尤其是与母亲相关的日常生活片段,借用剪影、影像、装置和表演,创作出一个现实与梦境、怪谈和记忆交织的世界。在作品中,艺术家回溯了自身先天性唇腭裂所造成的口腔发音问题,以及自己教授母亲汉字、拼音的发声练习等往事,重现了家庭记忆和母亲曾居住过的水乡的生活方式。

戴陈连《桂花寻去月轮移》系列现场表演。

此外,艺术家蒲英玮的《水坝剧场》聚焦艺术家的舅舅李贵平,同时也是中国援建非洲的水利工程师在肯尼亚所主持修建的水坝项目:卡里曼纽二期大坝。这件作品既记录了李贵平在近8年中多次往返非洲的经历,也记录了中国在几年内的逐步发展与变化。

生活在纽约州的迈克尔·王,则带来了《风土(长江流域)》系列作品,他把从长江流域内主要城市采集的石块或泥土研磨成颜料,并用每座城市特有的颜料绘制单色画。艺术家这样阐释他的作品:“一个落脚点、一块地、一抔土。城市的地质基础是它的必要条件。自然历史催生了文明。没有石头,就没有城市。”

与城市对话

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与文化品牌,上海双年展还致力于让艺术文化与蓬勃发展的上海城市发生积极的对话。第13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以“水”为线索,依托延伸展览、水域人文视觉版图、水文漫步等活动,邀请市民一同串联并想象上海这座水乡城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中,延伸展览将发生在孙科别墅,邀请五位/组艺术家基于这一饱含历史记忆的建筑进行创作;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师生则以上海新闵与松江地区为调研实践的蓝本,剖析自然水系脉络,开展人文田野调研。此外,呼应艺术家克莱尔·布里顿、朗达·迪克逊-格罗弗劳婶婶与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悉尼漫步”的“上双水文漫步”,借助小程序将漫步者的实时行动轨迹覆盖于老上海水路图之上,勾连个体与城市情感联结。

新京报记者何建为上海报道

所有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校对刘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aonangzhong8.com/clyl/113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