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高龄的热心市民郭儀五为疫情防控捐款1万元
爱心企业为我市捐赠抗疫物资
在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慈善超市,工作人员整理捐赠物品
志愿者开展孝敬母亲河活动
“微笑列车”项目免费救治唇腭裂患者
直播南阳讯《道德经》有云:“慈者,万善之根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慈善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南阳,优良传统的传承更是绵延至今。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时,南阳这座温暖有爱的城市折射出缕缕慈善之光:一批批医疗生活物资捐往一线,一群群白衣战士奋战隔离区,一颗颗慈善之心倾注逆行者……把人间大爱传承、接力、延续,筑牢打赢这场战疫的坚强堡垒。
慈心善念与义举良行从未停止。我市着力推进创建全国慈善城市,以济贫帮困为宗旨,以全民参与为标准,各类救助基金、救助项目、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慈善、大公益、大合唱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在慈善事业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如何助其可持续健康发展、让爱心走得更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规范发展——让慈善体制更加健全
3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卧龙区卧龙岗街道中达社区的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慈善超市。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慈善超市已暂停开放两个多月,现今刚刚恢复正常工作。
超市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所有捐赠衣物都用包装袋包装,占据超市的大部分货架。除此之外,还有书籍、鞋、洗化用品及其他生活用品。记者翻看了柜台上放置的登记簿,每一笔捐助从受助对象到捐赠数量都有详细的记录。
“这些衣物大多来自协会投放在各小区的捐衣箱,我们的工作人员将衣物接收后,经过分拣、清洗、消毒、熨烫、包装后,再转送到慈善超市。”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理事、宛都公益负责人景书丽说。目前,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投放在城区各小区的捐衣箱共有多个,每年接收衣物捐赠万余件。除了接收捐衣箱里的衣物外,还有一些经常到慈善超市捐赠的爱心人士,他们时常送衣物、送书籍,大多悄悄将物品放置超市门口或交给工作人员就匆忙离开,从不留名。
谈起慈善超市的运行情况,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李相岑说,慈善超市于年3月正式挂牌,由市民政局主办、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管理和运作。慈善超市主要承担单位和个人的日常捐赠接收工作,并将单位和个人的捐赠物品按需求转赠给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重残家庭、大病家庭、特困户及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群众。目前,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除了由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管理运作的两家慈善超市外,我市还在不断完善市慈善救助中心功能,扶持县(区)慈善超市建设,在全市开展慈善超市试点工作,计划今年开始,将慈善超市建设全面铺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以期达到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个慈善超市的目标,逐步实现市、县联动。
慈善超市可以说是居民家门口的慈善窗口和公益平台,也是社会慈善的“蓄水池”,实现了慈善和超市功能的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其造血机制,必将成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健全完善合乎法规要求的慈善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各行政单位之间构建了联运机制,形成共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合力,成立了南阳市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协调领导小组,45个党委、政府部门为成员单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相关部门参与的组织协调机制,为顺利推进全市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慈善法》和有关政策相继出台,为慈善事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全市四级慈善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有效推动慈善组织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确保慈善救助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进一步创新募捐机制、拓展募捐渠道、提升募捐能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慈善氛围。据统计,年,仅市慈善总会完成各类慈善救助项目万余元,人次得到救助,开创了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李相岑获得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捐赠企业候选提名;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估结果中,南阳在全国个创建城市中进入强,名列第59位;在中部20强城市中排行第七位。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我市慈善事业如火如荼、蓬勃发展,为创建全国慈善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实施——让慈善力量集结强大
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好心人是基础,好项目是平台,好创意是手段,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才能集聚广大民众对慈善事业的共识,进一步激发蕴藏在群众当中的慈善力量。
“慈善+”项目的开展,是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
——“慈善+精准扶贫”。在“爱心助学助教”品牌项目的运行中,去年我市进一步创新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机制,由市委办公室组织协调,市慈善总会承办,组织动员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活动,仅此一项创新项目,去年便募捐善款.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人。“送温暖、献爱心”情暖千家万户项目先后募集善款万元,救助困难家庭个。对接爱心企业捐款,做好扶贫济困工作,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捐款0万元,在桐柏县建设一个以香菇培育为主导产业的扶贫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多人,助力贫困群众脱贫。
——“慈善+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在全市开展创建慈善社区(村)活动,0多个文明单位、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平民慈善公益活动。
——“慈善+创建文明城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和特色志愿服务组织、品牌项目,营造浓厚的“创文”氛围。由第九届中华慈善奖“十大慈善楷模”李相岑建立的“情寄留守、爱暖童心”项目,经常组织志愿者到有留守儿童的地方开展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等活动,并实现了一对一认养,让每个志愿者认养一个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