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
在如今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对于稍有些“特殊”的他们来说
大学时光来之不易
近日,内江市儿童福利院5名孤(弃)儿学生参加年残疾人及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分别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院校(专科)录取。
这已经不是该院首批踏入高校的孤(弃)儿。据该院副院长叶秀娟介绍,年以来,该院先后累计38人次共27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5名学生考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西南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院校本科,12名学生考入南京特教师院、长沙民政职院、青岛远洋船员职院等专科院校。
在很多朋友看来
福利院无疑是陌生的名词
那些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们
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05:12以爱之心温暖儿童心灵
“二姐,我明天考体育,好紧张!”5月7日下午6时许,一个穿格子衬衣和牛仔裤的小女孩一进福利院,就径直找到叶秀娟,向她倾诉压力。
两人抱着肩膀“咬了一会儿耳朵”,叶秀娟告诉她好好考,肯定没问题,并承诺考完带她出去跳舞放松。得到鼓励的小女孩这才欢快地道别,回“家”吃饭。
叶秀娟在单位人缘非常好,福利院的同事和孤(弃)儿童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二姐”。工作19年来,经叶秀娟亲手照料的孩子已经超过名,其中一个还被她带回家抚养,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熟悉“二姐”的人都知道,她至今未婚。她把19年的如歌年华都献给了儿童福利院,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孤(弃)儿童的未来。
▲图书室(市儿童福利院供图)
说到这次5名孤(弃)儿学生参加年残疾人及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取得的好成绩,叶秀娟难抑欣慰,“他们考试那几天,我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担心他们发挥不好。”
叶秀娟告诉江小弟,这5名孩子中,有3名在社会家庭寄养长大,2名由该院集中抚养长大。但不管是在外寄养还是集中抚养,福利院都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成才培养计划和学业规划。
在叶秀娟看来,孩子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既与他们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也凝聚着全院职工和社工们的爱心呵护。
▲福利院儿童活动室(市儿童福利院供图)
据叶秀娟介绍,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儿童福利机构硬件投入加大,儿童生活保障标准持续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工作的重点,也逐步从传统的“衣食住行医”基本保障,向改善、提升儿童“心智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转移。
自年以来,市儿童福利院常态化开展院内特教工作,围绕“品德培养、行为习惯、生活技能、健康体魄”四大重点,固化“说明、示范、协助、自助”四段训练教学方法,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孤(弃)儿童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年以来,该院共有38人次考取大中专院校。目前有就读学生37人,其中在外接受常规学校教育儿童29人、院内特教学生8人,适龄适读儿童入学率%。
以实之行关怀儿童成长
在这批孤(弃)儿中,20岁的璐璐考上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这是10多年前,医院接回来的孩子。当时,只有几岁的璐璐遭遇严重烫伤,其捡拾家庭父母无力抚养,只好求助于市儿童福利院。璐璐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加上烫伤,小女孩长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摆脱自卑。
▲学生寝室(市儿童福利院供图)
来到儿童福利院后,院方想方设法为其做了唇腭裂和烫伤疤痕修复手术,尝试一点一点修复她心灵上的伤痕。但是和不少青春期的少女一样,璐璐在初中毕业后有一段时间,出现了严重的厌学和悲观情绪。
这样下去怎么行?福利院社工教育部部长欧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她针对璐璐专门制定了“纠偏”方案。一方面,满足其意愿,让她暂停学业,去美容店学习按摩,去企业实习;另一方面,由院内社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图据网络
很快,体验到赚钱不易的璐璐终于打消了弃学的念头。在大家的鼓励下,她重拾学业,前往成都志翔职业技术学校读中专。虽然远在成都求学,但福利院的关爱并没有停止。每个月,福利院都会派人去学校看望璐璐,给她送去零食、日用品,了解她的心理变化、学习情况。每个季度,天气变化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都会及时带她和其他孩子出去添置衣物,“买什么样式,全由孩子自己挑。”
感受到温暖的璐璐,也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就连放假她也坚持上晚自习,主动向社工们请教作业。
这次成绩揭晓之后,她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欧云。两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