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站ldquo美丽的微笑rdqu

“手术室里看到患者进来的时候和出去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这真的是奇迹!”

“大家每一天的忙碌,每一份的付出,就是为了共同创造奇迹!”

“能够利用我们的专长创造奇迹,很有意义!”

玉溪微笑行动圆满完成,在答谢晚会上,来自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朴炳宽、微笑行动大中华区总裁王晓卫、手术医生志愿者领队朴正国不约而同对“奇迹”有感而发。

从4月25日到29日,5个日日夜夜,多个小时,五十多名医疗和非医疗志愿者们用真诚的爱汇聚成洪荒之力,创造了20个微笑的奇迹,对每一位患者和家庭而言,每一个微笑都是改变一生的奇迹!

在这次活动中,有来自艾多美大家庭的非医疗志愿者,他们用温暖的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现场的所感所想和所见。请跟随这些经历过非凡之旅的志愿者们的视角,探寻在玉溪活动中的“奇迹”。

我们参与前后的不同感受

在来的路上想,我能做点什么?会不会添乱?

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我就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我第13次参加公益活动,以前的活动大多数是捐款。

玉溪义诊让我明白了,其实孩子们和家长更需要我们的鼓励、呵护、真诚和微笑。

我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有点兴奋。

和患者近距离交流,感觉不一样,我觉得我的人生会有所改变。

有点激动,有点紧张,不知道能够做什么。

只要你愿意做,每个人都可以尽一份自己的力。

我想象不到唇腭裂会有这么严重的症状。

接受手术之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微笑,真的是非常好。

一直想把更多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懂得了传递爱可以从生活中和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我们眼中的奇迹时刻

手术室里看到患者进来的时候和出去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奇迹。

每一个宝宝那么活泼坚强,面对手术也没有恐惧感,他们可爱的笑容反而给了我力量。

微笑行动的员工,一年有十个月在全国甚至全球进行这样的义诊,每次义诊前都要进行复杂而且严瑾的洽谈安排。

近距离的接触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深刻体会到这个岗位的责任重于泰山。

看到一直做手术的医生,疲惫地穿着汗水都浸湿的手术服,为医者的付出感动!

复苏室的医生和护士,就像妈妈一样抱着哄着哭闹的孩子,真真实实地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在急救演练时,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是我们之前完全想象不到的,相信他们做到了。

语音专家和儿童生活老师非常耐心,看到孩子们在那里都很安心。

收集整理照片的时候看到手术前后的照片,无比的欣慰和感动。

病历管理在整理每个档案的时候需要特别的细心,一定要非常认真地去对待。

美丽的微笑故事

用画笔感恩的婷婷

手术日第二天,负责陪护的志愿者们陪术后的婷婷回家做家访。婷婷唇裂,现在4岁,单亲多病的母亲和外婆一起辛苦地把她拉扯长大。婷婷的手术效果非常完美,回家路上和志愿者们欢声笑语,忘记了手术后的不适。

她喜欢画画涂颜色,她也懂得感恩,知道那么多叔叔阿姨帮助了她,她要送给大家小礼物,就是她自己画的画。知道有位志愿者家里有个小姐姐,还特意多送了一张画,让家访的志愿者心里都暖暖的。

临别时,和妈妈一起挥舞着小手,依依不舍,短短两天,已经把志愿者当作亲人了。

“做不起”修复手术的大叔

这次玉溪义诊来了一位42岁的患者,第一次接受唇裂修复手术。志愿者好奇地问,为什么等了这么多年才做手术?他回答,手术费比年收入还要高,负担不起。这一次终于能够如愿以偿。

手术后,医生风趣地和他说:“你康复后就可以去找媳妇了,结婚的时候记得告诉我,我来喝一杯喜酒。”

无奈断奶的“天线宝宝”

一位年轻的妈妈背着一多岁的宝宝,大大的眼睛,头上扎着小辫子,被昵称为“天线宝宝”,可惜腭裂,外表看不出来,一发声就知道。

由于腭裂,很早断奶,长期营养不良,孩子长得很瘦小,因术前不能饮食,一直不停的吵闹,妈妈默默陪着流泪。术后去探望她时,妈妈激动地拥抱着志愿者,一直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微笑行动

长按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anchaonangzhong8.com/clxf/92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