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基层医生儿科儿保一体化培训系列公益讲座
讲座地点:医学界医生站中国儿童医疗之家讲座平台
北京时间.1.:00可以回放
讲座嘉宾:卫冬洁儿童语言康复主任治疗师
中国医院语言听力科
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特殊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任语言治疗师。年在日本专家的指导下及李胜利主任的带领下,与科室同仁一起共同制定了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标准失语症检查、构音障碍检查表。
在三十年的工作中,从事儿童和成人的失语症、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发声障碍、吞咽障碍等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工作,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诸如《脑瘫儿童的语言障碍》、《利用描画法治疗完全性失语症一例》、《双语失语症的语言治疗》等等二十几篇。在日本进修期间,参加了日本第21届言语疗法学会,在会上发表了《中国音声言语对应汉字的语言治疗》的论文,获得了与会者的好评。
年开始至今一直担任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及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的言语康复的授课、实习带教工作
带教策划、整理及编辑
石应珊医师,YingshanShi,MD,MS,FAAP
芝医院普儿科
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创始人和总策划
1.儿童语言障碍的分类
2.10类常见儿童语言障碍的特点
3.脑瘫儿童的语言治疗方法
4.脑瘫儿童的构音训练4个阶段
5.脑瘫儿童构音障碍的训练
6.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治疗方法
7.语言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多幅康复图请见讲座)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有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这些儿童的多数表现为语言方面的总体落后,比如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儿童。
语言言语康复训练的意义和目的是通过语言训练,帮助有障碍的儿童尽快、尽量赶上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尽力使其能够入园、入学,达到生活自理能力。
1、听力障碍
2、语言发育迟缓
3、脑瘫儿童运动性构音障碍
4、器质性构音障碍
5、功能性构音障碍
6、口吃
7、吞咽障碍
8、儿童失语症
9、发声障碍
10、言语失用
1、听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儿童一般在七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可以称为获得言语,
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
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
不经听觉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会很困难。有的不能说话,有的说话不清令人无法听懂。
2、语言发育迟缓的特点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
说话很晚
可以说话,但比别的孩子发展慢
即使最后会说话,技能也较低
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均低于同龄儿童
其他表现
在表达要说的词有困难
句子短
语法错误
交流技能降低
回答问题反应差
遵循指令困难
3、脑瘫儿童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是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
脑性瘫痪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的常见类型:
脑瘫类型
语言特征
痉挛型
构音障碍
痉挛型脑瘫
为说话缓慢费力,字音不清,鼻音较重,缺乏音量控制,语音语调异常,舌交替运动减退,说话时舌和唇运动差,软腭抬高能力减退
运动失调型
构音障碍
运动失调型脑瘫
发音不清、含糊、不规则,重音过度或均等,语音语调差,字音常突然发出,声调高低不一,间隔停顿不当。言语特征为语言速度减慢,说话时舌运动差
运动过多型
构音障碍
手足徐动型脑瘫
发音低平、单调,有颤音及第一字音的重复性口吃,语音语调差,语速快,音量控制差,音量小,发声时间缩短,舌抬高差,说话时舌运动不恰当,流涎,类似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的部分表现(发音高低、长短、快慢不一,字音突然发出)
混合型
构音障碍
混合型脑瘫
其表现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
4、器质性构音障碍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
腭裂术后语音的表现特点和形成原因
共鸣异常
构音异常
过高鼻音
鼻漏气
辅音残缺
代偿性发音
-省略声母,如:"开”(kāi)发成“哎”(āi)
-声韵母置换,如:“刚”(gāng)发“扔”(rēng)
-送气代偿,如:“在”(zài)发成“菜”(cài)
腭化构音,侧化构音,鼻音构音
5、功能性构音障碍
指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而出现部分发音不清晰、错误,
通过训练后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6、口吃
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
确切原因不清楚,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
可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
7、吞咽障碍是一个总的症状名称,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
8、儿童失语症
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
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9、发声障碍
又叫“嗓音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声异常,
分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和异常的共鸣方式。
10、言语失用
是指在非言语状态下,虽然与言语产生活动有关的肌肉自发活动仍存在,但是舌、唇、喉、咽、颊肌执行自主运动困难。
一些言语失用并不存在口颜面失用,但多数口颜面失用会伴有言语失用。
1.每一种类型的语言障碍都有不尽相同的训练方法,而所有障碍的训练方法,都离不开教示孩子学习他能够掌握的发声、发音的方法,使其尽可能地比较方便地与别人进行交流。
2.语言训练并不仅仅只是ST单独的工作,而是一个由医师、护士、PT、OT、ST、PO、心理、特教老师等专业人员所组成的康复小组,并且需要家长共同合作来完成的工作。
1.脑瘫儿童的语言治疗原则
1.1首先重视患儿的全身状态:构音器官运动受全身状态影响,全身状态趋于正常,患儿才能正常发音,下颌、口唇、舌才能正常运动。
1.2注意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及构音训练等方面。
2.脑瘫儿童的构音训练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抑制患儿异常姿势反射
第二阶段:提高患儿运动发音阶段
第三阶段:提高患儿随意控制运动的能力
第四阶段:提高患儿语音清晰度
1.抑制患儿异常姿势反射
2.体位的调节以及头位控制
2.1头颈部的放松训练:头颈操,卧位抬头
2.2肩与上肢的放松训练:耸肩与坠肩
2.3胸与腰的放松训练:直坐位以及挺胸收腹、叹气
3.呼吸控制和呼吸训练
3.1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量是发音的基础,控制呼吸又可减轻咽喉肌的紧张性利于发声。
正确的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
语言训练前必须先进行呼吸训练,必须与理学疗法师PT、作业疗法师OT共同进行综合训练治疗,患儿全身机能得到改善,呼吸机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尤其是对于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康复是必不可少。
3.2康复训练活动
呼吸控制:吹蜡烛,吹肥皂泡泡.
呼吸训练:捏住鼻子用嘴吹柔软的纤维纸条或布条
基础训练方法
坐姿:
自主呼吸:
数数:
呼气的保持训练:
换气的训练
深呼吸的训练
屏气练习
4.口唇与下颌的运动训练
4.1口唇闭合:患儿下颌运动障碍,口唇难以正常地开闭,因而无法构音,用刺激下颌及口唇周围的肌群,使之收缩而达到口唇闭合的目的。
4.2基础训练方法:对智力较好的患儿可以用语言指示做张口、闭口、撅嘴、露齿、咧嘴、圆唇、鼓腮、吮颊、微笑的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
4.3康复训练活动
(1)下颌的运动训练-拍打下颌法:用手拍打下颌及下颌关节附近的皮肤,可促进口唇闭合。训练人员-手放在患儿的头部上方,一手放在患儿下颌处,用力帮助患者的下颌动作,促进下颌上抬,促进口唇闭合动作。
(2)唇的运动训练
双唇的训练对发声十分重要,口唇与下颌的协调运动,是为发音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1)压舌板刺激:当患儿张口不闭合时,可用压舌板伸入患儿口腔内稍加压力,当向外拉压舌板时,患儿则出现闭唇动作,防止压舌板被拉出。
2)冰块刺激法:用冰块在口唇或口唇周围进行磨擦,用冷刺激促进口唇闭合、张开的连续动作。
3)毛刷法:用软毛刷在口唇及口唇周围快速地以每秒5次的速度刺激局部皮肤,也可以起到闭唇的作用。
4)吸和吹:吸管吸,奶嘴吸吮,在口中放上食物,都可促进口唇的闭合动作。吹气泡、吹羽毛,大的患儿照着镜子,吹泡泡糖。
(3)舌运动训练:包括舌的前伸和后缩,舌上举舐上腭,向后卷舌,以及舌的两侧性运动。利用咀嚼运动,吸吮动作,使舌与口唇动作协调,增加舌的搅拌动作。
1)舌向前伸阶段,使患儿口张开,用食物或玩具或小勺放在口唇前方,使患儿出现舌伸出舐物的动作,并能自行控制;
2)舌向前、后、左、右动作阶段,用蜂蜜涂在口周,鼓励患儿出现伸舌舔糖的动作。
3)压舌板或纱布做被动抵抗训练,如用压舌板压舌尖,使患儿舌尖用力上抬等,对舌的运动有促进作用。
(4)改善口腔感觉:
1)正常小儿常把物品放在口内,通过口腔能感觉物体的形状和特点,而患儿由于运动功能障碍,口腔的感觉功能障碍,不能辨别口内物体的形状。
2)改善口腔的感觉: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硬度的物体放在口腔内进行刺激,使之获得感觉的经验。用洗净的手指在患儿口腔内进行不同部位的按摩,调动口唇、舌、软腭的动作,促进发育。
3)轻触法:当令患儿作撅嘴和咧嘴的随意动作时,用手指轻触口唇或用手指轻触患儿的两腮,可以抑制其不随意运动,缓解口唇口角的抽动,并逐渐达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1.先发双唇音p、b、m:发双唇音时,患儿可通过视觉、听觉作用,听着训练师发出的音,用眼睛看着训练师发音的口形,反复模仿,在训练中不断地鼓励练习口唇的张开闭合动作,每秒要求达到3~4次以上。如果达不到以上的要求时,语言训练师可用手指帮助患儿闭合口唇,帮助发音。
2.软腭音k、g的训练:要求舌头不触及上腭,进行发音训练,患儿可采用仰卧位,两腿向胸部屈曲,稍后仰或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头稍后仰,躯干稍后倾,治疗师可用指腹轻压舌根或用压舌板限制舌尖触及上腭或用手指轻压下颌处(相当舌根部),同时鼓励患儿发音,当手指或压舌板从舌根拿掉时则发出k、g音。
3.齿音、舌齿音t、d、n的训练:训练时患儿的姿势很重要,可以采用患儿仰卧位,四肢伸展,治疗师托起患儿的头部,略向前屈;或患儿取俯卧位,双肘支撑,使头部前屈或头与躯干呈一条直线。
4.患儿取坐位,两手支撑躯干,头略前屈。总之不论取哪种姿势,都必须使头前屈,头前屈时才能使下颌受到由下至上的压迫,使下颌被动地上推,训练师发音的同时令患儿模仿,或用手指固定舌,然后发音训练,当呼气经过鼻腔时发出n音。发音训练从双唇音开始,如p、b、m,再与元音结合,形成pa、ba、ma,最后是元音、辅音、元音结合形成apa、aba、ama、等,逐渐过渡到单词与句子或短文。
5.持续发音:构音训练时吸一口气,尽可能延长发音时间,由单个元音过渡到2~3个元音,逐渐增加,反复练习,持续发音。在训练时要求患儿做鼓腮、吹气、吸入、呼出的动作,对发音很有帮助。
6.克服鼻音的训练:
(1)运动障碍患儿由于软腭运动减弱,发音时咽腭部不能闭合,将非鼻音发成鼻音,这种鼻音化的构音明显影响语音的清晰度而难以听清楚,影响语言的交流。
(2)方法:引导气流通过口腔,如吹笛子、吹蜡烛、吹小喇叭,或者训练患儿用力发“啊”音或发“卡”音,这样可促进软腭肌收缩和上举,增强软腭肌张力及运动机能,促进咽腭部正常闭合,克服鼻音。
7.训练控制音量、音调与韵律:运动障碍患儿由于运动性构音障碍,发音的音量小、音调低,没有重音变化,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所以要训练患儿控制音量,变换音量,如由小变大,由大变小,一大一小交替进行,扩大音调范围,从低、中、高三种不同的音调进行训练。同时可用声控玩具、电子琴、钢琴等配合训练,调节音量及音调,为培养一定的韵律感,可用节拍器配合调节发音的韵律。
1.对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和自闭症的儿童,需要进行
事物的操作训练、
对事物的理解训练(包括用手去指示物品或图片),
表达训练(包括手势语的模仿练习,
言语表达训练,文字书写训练),
交流训练(注意力训练,视觉和听觉记忆力训练)等等。
2.需要OT师的协助。
3.上肢的运动和手的功能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理解和表达训练中的指示和手势语模仿。
4.符号理解训练
5.注意力训练
(1)所有的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出现。
(2)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孩子不容易学会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
脑瘫儿童也存在有进食困难,所以也要进行进食训练,这也会和OT中的喂食姿势的养成息息相关!(33)
6.嘴功能的控制:可通过两种方式帮助控制嘴部运动:
(1)训练人员或家长坐于患儿的前方,以中指和大拇指控制其下颌运动;
(2)从侧面以食指和中指控制下颌的上下运动。
7.进食和饮水训练
(1)让患儿坐在椅子上或大人的腿上训练进食和饮水。
(2)用匙喂食
将食物放入患儿的舌头当中,并用匙轻下压舌头,防止舌头将食物推出。
可给予小块固体食物,以锻炼其咀嚼能力
如果其在咀嚼时需帮助才能闭嘴,可给予帮助。
(3)训练自己进食:治疗人员可坐于患儿前方,以一只手帮助患儿握住匙,将食物送入口中,另一只手帮助他保持另一上肢向前,手平放于桌上。学会自己进食的患儿,提供把手较粗的匙,提供一固定在桌边的木杆帮助固定,必要时还可使用夹板帮助患儿伸直上肢。
(4)训练饮水:提供一特制的有缺口的水杯,以便于患儿无需头后仰就能饮到水,必要时可在杯上安装两个把手,便于双手抓握。
1、孩子的实际年龄与现有语言能力的差异
2、孩子的障碍类型和重症程度
3、孩子所具有的各项能力
4、孩子的配合程度
5、孩子的语言障碍类型。
6、孩子的是否是多重障碍
7、以实际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进行训练
8、对家长的指导和家长对于训练的理解与支持
Q1.什么是语言言语发育迟缓?国内主要的筛查或诊断依据是什么?
A1: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有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这些儿童的多数表现为语言方面的总体落后,比如精神发育迟缓儿童,婴幼儿时期的重度癫痫儿童的语言常常表现为语言的理解、表达及交流方面均落后。而部分表现为语言的某些方面的落后为主,如发育性运动性失语的患儿往往只是语言表达的落后,即便是孤独症一般语言障碍都很重,但也有一些孤独症的儿童语言的理解表达正常或大致正常,但是主要在语言的交流方面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儿童。国内主要的筛查或诊断依据是我们中康年所研制的S-S(sign-significaterelation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
Q2.语言言语康复训练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A2:语言言语康复训练的意义和目的是通过语言训练,帮助有障碍的儿童尽快、尽量赶上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尽力使其能够入园、入学,达到生活自理能力。
Q3.一般常用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种类呢?
A3:一般常用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有:教示儿童识认具体事物、图片;能听家长要求执行所需做的行为;模仿口型、模仿言语;根据儿童的语言能力水平进行问答、看绘本说话、讲故事等主动言语表达的训练;带孩子出入不同的环境、地域使其能够自发应用所学能力进行交流。
Q4.语言言语问题筛查听力,用那种方法?是耳声发射?还是脑干诱发电位?或其它方法?
A4:语言言语问题筛查听力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适用听力检查方法(不少于2种)综合评价听力的能力水平,例如:4个月的儿童-BOA(听觉反应检查)、ABR(脑干诱发电位);1岁半以上的儿童-COR(音源定位反应检查)、BOA、ABR、PS(游戏听力检查)。
Q5.门诊常有家长说家里教孩子就是不听你的,不是ASD的那种不应人,可以完成简单指令,就是不开口,怎么样指导家长更好?
A5:让家长想想自己在家中对于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太严厉或太溺爱或太急功近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在有需要的条件下才能主动进行的,如果没有需要就不必交流,所以要创造让孩子有所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情镜,先从用手指示、手势语、单音、单词等逐步学习交流方法。
Q6.学龄前学龄儿童能说,但总是在语意上差了一点,应如何起始评估和应对?
A6: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采用韦氏或PPVT等检查方法来评测孩子的能力。
Q7.学龄前学龄儿童构音有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开始分析?
A7:学龄儿童的构音问题要从孩子的实际年龄所应掌握的语音多少以及构音器官的运动能力如何开始分析。
Q8.构音训练的基本方法?
A8.构音训练的基本方法有呼吸、口唇舌的运动、协调运动、发声、发音、说词语、说句子。训练方法内容多,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也各有不同,一切都要以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和语言能力评定后,选择适合的方法再去训练。故我难以写出那么具体的方法。
提问将作为结业考试复习资料及考试题目。
答案在本章课程内容中,请根据提问复习。
Q1.儿童语言障碍大致分为几种?(单选题)
A.5种
B.7种
C.9种
D.10种
E.12种
Q2.以下哪项全面介绍了10类常见儿童的语言障碍?(单选题)
A.听力障碍及语言发育迟缓
B.脑瘫儿童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及功能性构音障碍
C.口吃,发声障碍,吞咽障碍
D.儿童失语症,言语失用
E.ABCD
Q3.以下哪一项不正确叙述语言发育迟缓评定的内容?(单选题)
A.智力发育情况
B.平时喜欢吃什么食物
C.注意力集中情况
D.语言环境情况
E.对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不敢兴趣
Q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脑瘫儿童的构音障碍?(单选题)
A.痉挛型构音障碍
B.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
C.混合型构音障碍
D.运动过多型构音障碍
E.功能性构音障碍
Q5.脑瘫儿童的构音训练的第一阶段是什么?(单选题)
A.提高患儿单词量和语句
B.提高患儿随意控制运动的能力
C.提高患儿语音清晰度
D.抑制患儿异常姿势反射
E.提高患儿运动发音阶段
Q6.呼吸训练在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是什么?(单选题)
A.控制呼吸的气流
B.改善鼻咽腔闭锁功能
C.锻炼有助于呼吸功能的腹肌和膈肌
D.降低咽喉部的紧张性
E.有利于发声
Q7.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训练中,需要康复师(OccupationalTherapistOT)帮助的有关上肢运动和手功能的训练,以下哪一项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理解和表达?(单选题)
A.指示和手势语模仿
B.事物操作训练
C.事物的识认训练
D.事物名称的理解训练
E.遵循指令拿取事物的训练
Q8.下列哪种情况不包括在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中?(单选题)
A.孩子的障碍类型和重症程度
B.孩子所具有的各项能力
C.孩子的配合程度
D.孩子的语言障碍类型
E.孩子的实际年龄是否大于6岁
点击文底阅读原文(ReadMore),回听课程*
往期儿童医疗之家精品讲座精彩内容
黎海芪主任医师(讲座141.1.13):中国儿童的早期教育“3岁看大,7岁看老”-生命最初天与早期儿童发育(ECD)
李小露主治医师(讲座.12.23):儿童腹泻的诊治
胡黎园副主任医师(讲座.12.09):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儿的筛查与处理
吴梅主任(讲座.11.25):小儿头痛的诊断和治疗
蒋思远儿科博士(讲座.11.11):新生儿脓毒血症的早期诊疗
冯金彩副教授(讲座.10.28):儿童口吃的诊疗
李晓辉主任(讲座.10.14):儿童肿瘤的早期诊治指南与政策介绍
王云峰儿科主任医师(讲座.09.23):如何识别孩子的青春期发育
赵勇教授(讲座.09.09):新时期食育探索
胡会主治医师(讲座.08.26):儿童功能性便秘
赁可教授(讲座.08.12):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原则
刘雪曼(讲座.07.29):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识别和家庭干预指导
杨速飞博士(讲座.7.15):婴幼儿主动行为的培养
闵宝权博士(讲座.06.10):儿童家庭教育-身心临在,如何陪伴孩子长大
刘晓博士(讲座120.05.27):语言迟缓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景红博士(讲座.05.20):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
KurtAcharya医学博士(讲座.05.13):神经发育障碍概况
RubaK.Azzam医学博士(讲座.04.13):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诊疗新进展
张婷教授(讲座):儿童感染性出疹性疾病
余涛教授(讲座.03.18):儿童保健常见问题认识及处理
李甦教授(讲座.03.09):通过对话式阅读促进语言学习
王达辉主任(讲座.02.26):儿童“O”型腿和“X”型腿
张婷主任医师(讲座.01.23):流感与奥司他韦
单园菲主管康复师(讲座.01.17):痉挛性脑瘫患儿--早期大运动发育促进
石应珊医师(讲座.01.08):中国儿童医疗之家基层儿科儿保培训启动
更多往期儿童医疗之家精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