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新发癌症多万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肺癌、乳腺癌;每年全球有万人死于癌症,最常见的死因为肺癌。癌症发病地图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为全球中等水平,为2.8%,病死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为27%。但我国癌症的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特点:肝癌发病为50.5%,病死率为51.4%,均占全球肝癌发病、死亡的一半;食管癌、胃癌同样占全球肝癌发病、死亡的近50%;肺癌比例较高,约占全球新发病例1/3;Kaposi肉瘤等癌症发病率较低。Globocan对全球癌症发病、死亡进行预测,到年,预计约万人将罹患癌症,万人将死于癌症。
因为长期吃这东西,导致一家4口3人患胃癌,这些食物的致癌率超高
老李今年54岁,上周,他做了场6个多小时的手术,开腹又开胸,把食管和胃都拿掉了,并重建了整个消化系统。他得的是食管癌和胃癌,都是原发癌,医学上,也把老李的这个病叫“重复癌”,是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系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一家4口人除了老李的妈妈以外,老李的爸爸、哥哥都得过胃癌,他可能遗传了导致癌症的基因,成为容易生癌的体质。
不过医生说了他得癌症也还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不注意饮食,每天抽烟喝酒,经常吃腌制食品,不吃新鲜蔬菜水果。每顿至少一斤黄酒还爱吃腌货,难怪癌细胞找上门。全世界所有的癌症中有50%是吃出来的。这是科学家们经过社会调查、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是已知的最强烈的致癌物。医学家认为,黄曲霉毒很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部分专家认为人们常食用发酵食品,如豆腐乳、豆瓣酱等等,这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如方法不当,容易产生黄曲霉毒。其实是误解了发酵和发霉的区别。
黄曲霉毒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油、花生中,它是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毒性极强,可致肝癌,由于黄曲霉素是一种热稳定的化学物质,所以在烹调过程中不易破坏。预防措施主要是防霉。但如果食品已霉变产毒,则应采取适当去毒措施:如花生米可用排除霉粒法;大米可用碾轧法及水搓法;植物油可用加碱去毒法等等。
苯并芘
苯并芘也称苯并(α)芘,主要产生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的燃烧过程中,脂肪、胆固醇等在高温下也可形成苯并(α)芘,如熏制品中苯并(α)芘的含量比普通肉的苯丙吡含量高60倍。经验证,长期接触苯并(α)芘,除能引起肺癌外,还会引起消化道癌、膀胱癌、乳腺癌等。
苯并(α)芘,化学性能稳定,在烹调过程中不易破坏,经口服可导致胃癌、腺体癌、血癌等。为预防苯并(α)芘污染食品,首先要防止环境污染,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及公路旁,不要种叶类菜及油料作物。其次,改进不合理的烟熏、火烤工艺,防止机油污染。另外,多吃维生素A及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可防止多环芳烃毒害。
亚硝胺
亚硝胺类几乎可以引发人体所有脏器肿瘤,其中以消化道癌最为常见。主要来自化肥的应用,亚硝胺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谷物、牛奶、干酪、烟酒、熏肉、烤肉、海鱼、罐装食品以及饮水中。不新鲜的食品(尤其是煮过久放的蔬菜)内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亚硝胺有多种化合物,不同的亚硝胺可引起不同的肿瘤,最主要的有食道癌、胃癌、肝癌,而且可通过胎盘对后代诱发肿瘤或畸形,亚硝胺是由亚硝酸盐及蛋白质中的仲胺形成的,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含量较高的食品有咸鱼、虾皮、啤酒、咸肉及硝的肉制品香肠等,肉菜馅放置时间过长也会产生亚硝酸盐。烂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受细菌和唾液的作用可分解为亚硝酸盐,再与蛋白质中的仲胺在胃内可合成亚硝胺。当胃液PH值为3时,可抑制亚硝胺形成:当PH值为5时,能促成亚硝胺的形成。
如何远离癌症?
每年一次全面体检可及早发现癌症
每年都做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是预防癌症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这种全面的健康体检,可以发现很多早期癌症甚至是癌前病变,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疾病等,从而及早治疗;要注意加强预防接种,现在有很多预防癌症的疫苗都已研制成功,如防治子宫癌的疫苗。同时要科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不要抽烟,或者戒烟。抽烟的人有一半会死于与抽烟相关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
2、